查看原文
其他

【理论探索】 胡 钧: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

2017-08-11 胡 钧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点击「 蓝色微信名 」 可快速关注  

来源:《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年第3期

胡钧(1928.12.7-)山东省烟台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荣誉一级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我今天主要跟大家讲讲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理论界现在争论很多。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是什么?我们可以深入讨论一下。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是什么?比较突出的两点是: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很多提法,但是这两个提法是比较常见的。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是有意义的。怎样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指导确定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今天就这个问题提出我的看法,接受大家的批评。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大多数人都强调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也有一些个别不同意见。有人提出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应该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马克思的,一个是西方的。为什么西方经济学是构建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呢?因为中国搞市场经济了,马克思的指导不了了,所以需要西方经济学,这个看法本身我觉得不能成立。我们搞市场经济恰恰不是现在西方经济学所指导的,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指导的。在邓小平同志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吴敬琏同志写了一篇文章,认为邓小平同志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由于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这个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按照西方经济学根本不可能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为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一直到现在的一个统一的观点是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我们提出来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恰恰是否定了西方经济学等于资本主义的观点。邓小平首先提出来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我们利用市场经济这个方法和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是相对立的。现在我们要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把西方经济学当作来源,这个不一定合适。

主线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方面需要明确:第一,什么是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有的同志提出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应当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提法我有一点不太想得通,因为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我们整个经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搞政治经济学、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根本任务,这是很正确的,但是这个提法过于一般,这里讲的发展生产力没有说明政治经济学怎样来促进生产力发展。所有的经济学科的任务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学有很多学科,像人民大学有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企业管理、财政管理、金融学,这都是经济学科。这些经济学科统一的任务都是为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政治经济学从什么角度来帮助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必须要清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什么角度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个也必须要清楚。生产力自己不能发展,生产力自己不会独立发展,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推动下才能发展。所以,如果把生产力当作主线,那么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从什么角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表示不出来了。所以,我的看法首先是看一看政治经济学从什么角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有人说《资本论》是服务于革命的,那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到底有没有指导作用?要不要指导?所以,我认为对政治经济学的看法必须要纠正,这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前提。政治经济学搞资本主义经济学是不是服务于革命呢?不是这样。亚当·斯密写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他相当于是我们政治经济学的开创者。他是研究什么的?他的任务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他的任务不是革命而是搞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怎么样来发展经济呢?他的全部著作对生产力本身具体的东西讲得很少,只是开始讲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最后全部力量集中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体系。为什么他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在生产关系的研究上?因为他看到了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财富生产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所以他才把研究集中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上。他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内部分工,要有劳动分工必须要把人聚在一起。怎么才能建立劳动社会化的过程,唯有建立资本主义的关系,把人集中在一个企业里然后内部分工,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亚当·斯密想得很清楚。我们建立雇佣劳动制,然后才能提升企业内部分工,才能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亚当·斯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首先在这一点。他发现了这一点,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最有决定性的。他在这上面努力,创造了政治经济学的新科学。正是在他的思想领导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共产党宣言》里讲到,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资产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原因在哪里?就在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中。在《共产党宣言》紧接着这段话下边说,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所以马克思很清楚,这些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造的巨大生产力。马克思这两点概括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这里也肯定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这里可以看出如何看待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的作用。亚当·斯密发现了这个问题,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对社会国民财富的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因为他发现了这个问题,马克思给予了肯定。从《资本论》里可以证明,《资本论》就是寻着亚当·斯密的理论和体系发展起来的。《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怎么样一步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在资本主义关系的推动下进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应该从《国富论》和《资本论》看看是怎么样发展生产力的,这样我们就有了方向,使我们能够写出像《资本论》那样的书。生产关系怎么一步一步发展,最后推进生产力发展,使我们的经济发展到更高的程度。

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不是应该贯彻这样一件事情:《资本论》如何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资本论》体系也给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样板,可以参考。《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的,我们现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是《资本论》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上给我们提供了基本思想。我们把《资本论》里的资本换成社会主义公有制,按照这个思路怎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样我们就能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目标,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指导。

《资本论》讲生产关系的发展怎样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脉络很清楚。《资本论》提出价值转化成剩余价值生产,提出剩余价值这样特殊的资本主义关系。这个关系恰恰是对生产力发展最起作用的,就是把生产价值的关系发展成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关系。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动力,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没有这一点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马克思确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最有意义的。《资本论》第三卷讲到平均利润率,这是政治经济学基本关系的重大发展。从直接追求剩余价值到追求平均利润率,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每个企业都只占有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提高,每一个企业只占有自己企业创造的价值,生产力就没法发展,因为资本家都不愿意改进技术,一改进技术就会成本提高利润降低。所以,这个关系必须要变革。生产关系最后变革成取得平均利润,每一个资本家、每一个企业都按照投入的资本量来分取利润。这个关系的建立大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刺激了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资本家越来越大力投入资本。从这里可以看出,《资本论》中是怎样分析生产关系发展对生产力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我们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怎么建立,怎么样一步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改进,最后推动生产力更高速的发展。这是我们以《资本论》作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根本指导思想。

下面我再谈谈另外一种看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这种看法本身也反映一种现实,即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这个当作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是否合适?这个要探讨。我认为,把社会主义市场当作主线有点问题。《资本论》的主线是什么?是剩余价值,这是生产关系最主要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叫做市场经济,这个提法本身也不太符合《资本论》的基本思想。按照《资本论》的思想为指导怎样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作主线,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我觉得不行。从《资本论》的基本理论来讲,在马克思看来,这样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看待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不正确,不符合《资本论》的基本理论。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的基本思想。马克思第一篇讲商品货币,这里没有资本主义,而是一般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根本不同。马克思讲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不等于资本。货币要转化为资本,然后再到剩余价值,从价值生产到剩余价值生产,这是本质变化,这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关系。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两者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关系只有消灭了一般的商品关系才能成立。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利用的手段和方法。购买劳动力、购买生产资料、销售产品都要利用市场的交换关系。利用手段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些平等的交换都不是资本主义关系本身,而资本主义恰恰不是平等交换的关系,而是占有剩余劳动的关系。这两个东西不是自然而然可以结合的,而是对立关系。市场经济是一种表面现象,是形式,而资本主义关系讲的内容和形式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能把资本主义表面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采取市场经济,这是表面现象,而且是掩盖资本主义本质的现象。

我们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也应当遵循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思考问题。按照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当作社会主义看待是错误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生产的目的以人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要,而市场经济是商品关系和价值。这两者不能等同,也不能很自然地融合成一个东西。商品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剩余价值,而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应当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

市场经济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我们的手段。邓小平同志在提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市场经济学对我们是手段、是方法,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邓小平的思想很清楚,但是后来理论界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讲市场经济作用的时候往往忽视了邓小平的这些根本思想。这些根本思想完全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的。我们理论界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极少人讲市场经济是手段,好像这样一讲就否定是市场经济的作用。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方式,是我们利用的手段。这个都不讲,实际上是把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组成部分,这一点不符合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不要把市场经济看作是将来构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面目来构建我们的政治经济学这就成问题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怎样利用《资本论》的思想?我们要看《资本论》教给我们的是什么,指导我们做什么,这样才不至于在构建过程当中白白的耗费精力。还要学习《资本论》构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有人说应该更多偏向运行方面的研究,这个不对。《资本论》不研究运行方面的具体问题。资本主义运行主要是竞争,马克思主义基本上不讲竞争的作用,为什么?竞争过程是表面现象,所以我们也不要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偏向搞运行方面的,而应该按照《资本论》的要求揭示规律本身。再有就是不要使政治经济学偏向于应用经济学。有一些人认为政治经济学讲生产关系太抽象了,而应该搞企业管理、金融方面的内容,这个也不对。马克思《资本论》里讲的不是这些。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也要学习《资本论》给我们提出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工作当中不走偏方向。

(本文为《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推荐阅读

【理论探索】 李慎明:牢牢抓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个主旨

【理论探索】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两种形式及其意义

【理论探索】 孔丹、邱海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种解读及其分析

【理论探索】 丁堡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兼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理论探索】  王立胜、王清涛:资本逻辑的兴起与当代中国的价值重建


  (编稿:郭冠清  林盼  审校:孙志超)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 长按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感觉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